中新健康丨警惕!CT报告出现这些字眼,可能与肺癌有关

分享到:

中新健康丨警惕!CT报告出现这些字眼,可能与肺癌有关

2025年08月15日 20:45 来源:中国新闻网
大字体
小字体
分享到:

  中新网北京8月15日电(赵方园)如今,越来越多的人在体检做CT时被查出肺结节,大家不禁三连问:怎么突然冒出结节?会不会变成肺癌?我该怎么办?

 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主任张毅在接受中新健康采访时表示,其实,大多数肺结节在确诊前已默默存在多年,只因影像技术进步、低剂量螺旋CT普及,才被大家发现。

  究竟什么样的肺结节需要提高警惕?张毅给出了专业指导。

  肺结节≠肺癌:多大才需要紧张?

  肺结节,顾名思义,是指肺部组织中出现了一个直径通常在3cm以下的“小圆点”。你可以把它想象成肺部的一颗“小痣”,只是它出现在体内,而不是皮肤表面。通常直径大于3cm的则被称之为肺部肿块。

  临床上,根据CT影像所呈现的肺小结节内部密度不同,分为纯磨玻璃结节、部分实性结节和实性结节。

  体检发现肺结节要不要紧张?张毅给出两条判断标准:一看大小,二看“颜值”。

  大小

  ≤6mm:先观察,不急着处理。

  6-8mm:密切随访,排除早期肺癌。

  ≥8mm:为警戒线,随访中只要出现体积增大、密度增高(出现实性成分)或形态变不规则,需要立即就医。

  ≥1cm 且伴高危因素时考虑手术。

  “颜值”

  小巧、边缘光滑的“高颜值”结节多为良性。

  若出现毛刺、胸膜牵拉或血管伴行等“低颜值”特征,则需警惕恶性可能。

  肺部磨玻璃结节“非切不可”吗?

  张毅指出,肺癌的早期形态大多表现为无症状的肺部结节,其中有一部分就是肺磨玻璃结节。但并非所有的肺部磨玻璃结节都是肺癌,肺部各种炎症、水肿、纤维化等都可表现为磨玻璃结节。

  从胸部CT上看,肺部磨玻璃结节的影像表现类似磨玻璃,呈现云雾状的圆形、类圆形病灶或不规则阴影。

  张毅表示,绝大多数影像表现为纯磨玻璃结节的早期肺癌多为“原位腺癌”或“微浸润性腺癌”,术后5年生存率接近100%。

  · 一旦出现实性成分(mGGO),恶性概率升高,但仍属于早期,及时微创手术即可根治。

  · 真正需要警惕的是那种短期内快速增大、实性成分占比>50%、边缘毛刺明显、伴有胸膜凹陷的结节。

  报告里出现哪些字眼要格外当心?

  良性信号

  如果结论写“炎性结节可能性大”“考虑良性结节,建议随访”,则不必紧张。这些结节可能是肺炎、结核痊愈后的疤痕,或是长期接触粉尘、油烟形成的“肺部小增生”,不需要治疗,每年复查一次CT即可。

  可疑信号

  如果出现“不除外恶性”“建议增强CT或穿刺活检”,说明结节有一定风险,需要进一步检查(比如更精准的CT或病理活检)。

  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《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方案(2024年版)》,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烟草暴露、空气污染、职业暴露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一级亲属肺癌家族史。

  根据该方案,年龄≥50岁的人群中,如满足“吸烟包年数≥20包年,包括曾经吸烟≥20包年,但戒烟不足15年”或“与吸烟人群共同生活或同室工作≥20年”等情况,均属于肺癌高风险人群。方案建议肺癌高风险人群,每年应进行一次低剂量螺旋CT检查,年龄一般在50-74岁。

  张毅表示,远离肺结节及肺癌风险,首要是戒烟并回避二手烟、三手烟;厨房爆炒前先开油烟机,炒完再运行10分钟,减少油烟吸入;PM2.5 爆表时戴N95口罩,回家后洗脸、漱口、清理鼻腔,把粉尘挡在体外;同时避免熬夜、持续高压和情绪暴躁,保持作息规律,若直系亲属有肺癌史,需要提早筛查。

  最后,张毅用了四句话总结:

  1.体检发现≤6 mm的肺结节:先别慌,定期复查。

  2.磨玻璃结节即使1cm,只要没变化,也可继续观察。

  3.真正需要手术的,是那些“长大、长实、长坏”的结节。

  4.不吸烟、少油烟、情绪稳、早筛查,是普通人远离肺癌最经济有效的办法。(完)

【编辑:付子豪】
发表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,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

生活新闻精选:

换一批
本网站所刊载信息,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。 刊用本网站稿件,务经书面授权。
未经授权禁止转载、摘编、复制及建立镜像,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。
Copyright ©1999-2025 chinanews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

评论

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