烽火岁月里,山东胶东大地遍布抗争印记。在烟台黄渤海新区潮水镇潮水一村,101岁的张华英老人,至今仍能清晰回忆起自己挎起医护包、在枪林弹雨中为战友救治的经历。[详细]
抗战胜利的丰碑上,刻着全球华侨的名字
不论身在何方,不论是为哪个国家,华侨在危难面前不退缩,勇担大任、伸张正义。
侨批如何留存二战烽火记忆?
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,往来海内外的侨批中,保留了华侨华人与侨眷对战争情况及感受的珍贵记录。
在河南省漯河市源汇区,一条全长1200米的小街道,因一个承载民族尊严的名字——“受降路”,成为全国唯一一条以“受降”命名的街道。
重走抗战路,一定要去一趟华北抗日重要战场保定!
你相信吗?曾有那么一群人,他们不知道明天吃什么,甚至不知道胜利何时才会到来,却毅然用血肉筑起我们不屈的脊梁。
重走抗战路,一定要去一趟襄阳!
这里的每一寸山河都浸润着先烈的热血。这座古老城市的涅槃,正向世界昭示:最坚固的国防,是山河永固,是民心所向!
回望戎马一生,王温理深感抗战胜利来之不易,希望年轻人,要热爱祖国,铭记历史,要热爱和平。
“我们家六口人,四个都参加了游击队,我就是在游击队里长大的。”90岁的林珍谈起抗战的岁月,仍记忆犹新。1943年,她只有8岁,却也加入了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担任“小鬼交通员”。